风向已变,平台经济迎来发展好时机
近日举行的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支持平台企业在引领发展、创造就业、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从电商行业的维度对以上表述进行分解,不难找到以下几个重点。首先,发展数字经济,还要“大力发展”,意义非常不一般。
事实上,通过新技术优势,加强线上和线下融合发展,是近年来一些主要电商平台正在全力以赴所做的事。比如说,阿里巴巴、京东都在通过云技术助力传统制造业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阿里云的增长,甚至正在描画出阿里巴巴集团增长的第二曲线。
其次,鼓励平台企业在一些方面可以“大显身手”,这样对平台经济的肯定近年来并不多见。最近几年来,一方面,大环境的变化让一些中小企业的发展充满了各种不确定;另一方面,这是一个三百六十行,行行都在竞争的时代,在国内几乎所有的行业都在“内卷”不已的情况下,增长成为一个越来越严峻的话题。这时候,平台企业通过政策扶持大量吸纳就业人数,通过跨境电商为国内卖家开辟新的增长渠道,这样的“大显身手”,当然是值得大力鼓励的。
像阿里巴巴、京东这样的电商平台,用户数量都在数亿以上,年交易规模高达数万亿之多,不进行常态化监管就会积累越来越多的问题;特别是随着短视频、直播等新业态的兴起,新的问题不断涌现,对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提升常态化监管水平,才能促进电商行业又快又好地发展。
上行而下效。就在几天前,浙江省也在调研中充分肯定了平台经济的带动作用,并且鼓励阿里巴巴坚持发展和规范并重,在推动发展、国际竞争和造福社会中大显身手。种种迹象表明,电商行业的风向真的已经变了,而且是朝着好的一面变。可以预期的是,通过年底的这次“定调”,明年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在合规经营的基础上,也会迎来新的发展。
电商行业安然渡过险滩
任何一种经济形态,都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有正面和反面之分。关于电商的兴起对整个社会,特别是对实体经济造成了哪些影响,一直以来都是众说纷纭,这同样是因为很多人在看待电商发展时的角度有很大的不同。就拿电商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来说,很多人就只看到很多实体店开不下去的一面,而没看到这些实体店货不对板、品质欠缺、价格偏高的另一面。
其实,电商和实体经济不可能分得那么清。一个简单的道理,电商的背后,不就是代表民营经济千千万万的产业带和商家吗?所以,最近阿里巴巴明确指出:阿里巴巴一直扎根于实体经济,一直坚持走数实融合的路线;京东对自己的定位也是“新型实体企业”,并不偶然。
现在鼓励发展平台经济,首先释放的信号就是肯定了平台经济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中的贡献。要知道,民营经济贡献了一半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国内生产总值,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90%以上的企业数量。作为用户基数大,成效规模高的平台,阿里巴巴、京东等在制度和服务等方面越来越完善,对民营经济的推动也越明显。其次,现在鼓励发展平台经济,也说明前期对电商平台的调整已经告一段落了。在前一阶段,一些平台企业因为操作不规范等原因一直处于专项监管状态下。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我们看到电商行业的确发生了一些肉眼可见的变化。比如说,之前不少商家诟病的“二选一”没有了,平台和平台之间的“口水战”减少了,甚至双11、618这样的大促都不再唯成绩论了,这些都是好的转变,说明前期的调整已经有了不错的成效。还有,现在鼓励发展平台经济,也是恢复市场信心的重要信号。这几年来,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很多人的消费需求被大大压缩,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在社会层面放开后,一切都将回归正常,这时候,平台经济对恢复市场信心的拉动作用不可或缺。现在,鼓励平台经济引领地方发展,让他们在国际竞争中大显身手,也是重塑企业家精神,推动品牌出海的开始。
综合来看,经过一段时间的摸索,电商行业已经安然渡过险滩,这无论是对于消费市场还是电商平台,都是一个全新的开始。
集体转向,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了
当然,渡过险滩只是第一步,怎么抓住新的风向让自己飞起来,是另外一个问题。因为这三年来,看上去波澜不兴的电商行业已然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比如说,随着年轻消费者的兴起,天猫、京东、唯品会等平台多年来给用户带来的固定认知正在瓦解。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在不少消费者的印象中,天猫上的百货用品最齐全,京东的家电最有保障,唯品会的服装最有特色。但是现在,年轻人的消费逻辑则完全变了:同一个商品,哪个平台在价格、服务、物流配送等方面综合分最高,就在哪个平台下单。随着年轻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倒逼所有电商平台放弃曾经的优势,围绕用户需求重构平台优势。于是我们发现,拼多多上一块钱还包邮的生活百货越来越受欢迎,抖音上的小家电经常出现爆款……再比如说,电商行业从之前追求放量增长的粗糙化发展进入到稳定的高质量发展阶段。就拿刚刚过去的双12来说,可能在很多人的直觉里,这届双12多少有些冷清?但是如果我们仔细分析一下今年双12冷清的原因,以及意料之外的数据表现,就会发现如今的电商底层逻辑有了怎样的改变。今年双12,各大电商平台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大的动作,主要是因为平台更人性化了:在刚刚经历了双11的洗礼后,无论是天猫还是京东,为了避免电商大促给用户带来的审美疲劳,都主动缩短了大促周期,直接进入预热,这本身就是重视消费者体验的表现。与此同时,各大电商平台在双12期间的优惠力度其实一点都并不比双11弱,带动不少人在双12疯狂补单。
数据是不会骗人的,唯品会公布的数据显示,双12期间,平台羽绒服销量同比增长50%以上;儿童羽绒服销量同比翻倍;保暖内衣的销量同比增长120%以上。此外,不是唯品会优势的保健膳食品、益生菌、膳食营养品等的销量也都实现了大幅增长。
一方面有意减少营销造势,一方面围绕用户体验带来更有竞争力的商品和服务,这才是一个更健康、更良性的电商生态。
展望未来,随着国内互联网行业驶入规范化发展轨道,忘掉过去的成绩,从提升用户体验出发重新构建产品和服务优势,必然会成为新的电商风向。
与此同时,电商行业新的洗牌,已经开始了!